作者: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 季匡華醫師
2013-11-22 21:00:00 UTC
癌病一直是我們的大敵,90%的癌病死亡原因是轉移,早期診斷是治癒癌症的最佳方法。唯有早期作診斷才能避免日後發生轉移的風險。診斷癌症的方法裡最便宜的一種就是抽血檢測「腫瘤標記」。問題是,靠腫瘤標記大概除了少數幾種癌外,達不到早期診斷的目的。也有許多人抱怨為什麼我抽了那麼多的血,醫師說沒有不正常的腫瘤標記,最後卻發現癌已然相當嚴重了呢? 的確很多醫師也不太了解腫瘤標記,讓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。
首先,大部分的腫瘤標記正常值是一個統計的空間,正常人也一定會有所謂的「標記」,因為那不過是一種細胞分泌的蛋白(或是其廢物),或是蛋白質的某一段胜肽片段,或是其醣化的物質等,正常細胞發育的過程有時候會分泌出來,細胞某一時期就不再分泌或極少分泌。比方說,甲型胎兒蛋白(AFP)在胎兒的血液內很高,透過羊膜滲透到媽媽血液,所以懷孕時媽媽血液AFP會略高,在羊水中當然也會相當高,也有所謂標準值,但若羊水中AFP超過某一空間,可能就代表胎兒有先天性畸形。嬰兒出生後,AFP約在40000左右,逐漸下降,到一歲左右約100,2歲就降到正常值5以下了。成年後若有肝炎、肝硬化會升高,但也多在30以內,若再度高到數百以上,就可以直接診斷為有癌病了(可能為肝癌,可能為畸胎癌),但許多肝癌患者胎兒蛋白也不見得比肝硬化高;所以要跳脫抽血就能診斷是否罹癌的迷思,因為大部分的情況下並不準確,臨床上有許多假陽性或假陰性的存在。
許多良性病、慢性發炎也會觀察到血液中腫瘤標記比起「正常值」範圍要高的情況,如剛剛提的肝病患者常見有AFP升高;另外PSA是用來診斷前列腺癌最靈敏的腫瘤標記,90%以上的前列腺癌PSA會升高,但PSA大於正常值4,八成又多是良性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發炎的患者。同理子宮內膜癌良性的增生或是異位症患者或卵巢良性癌等Ca 125也常見升高。Ca 199高於「正常值」者至少有一大半以上並沒有胰臟癌或是胃癌、膽管癌等病變。反之影像及切片皆已經確實診斷為癌症者,也有30%-50%有假陰性(血中腫瘤標記並不高),所以正確的使用腫瘤標記方法為:
1) 長期的、定期( 或不定期)的以自己做基準和以後的自己比較:40歲以上的人,應該定期的(自費)作一些常見的腫瘤標記,如附表一所列的項目。當連續兩次以上持續的升高,確定為一逐漸上升的趨勢時,就要立刻進一步的作更精確的檢查。比方說原來CEA為1.6(正常值<5),半年後變成2.1,再半年後變成3.0,即使仍在正常範圍內,也一定要趕快去作檢查,所有常見CEA會升高的癌,皆要一一的排除(例如腸癌、肺癌、胰、胃……),簡單一點就立刻作一個正子影像檢查(自費),正子影像的假陰性較少,一次可以看的範圍很廣,所以我主張55歲以後,每年就作一次正子影像檢查,一直作到75歲。55歲以上,每年得癌的機會大約1%,但「放射線會得癌」的機會小於萬分之一,得失之間非常清楚。
2) 已得到癌症的人也不要忘了手術前或任何治療前要作一個「標記」作為基準點,才能有效的每隔幾個月就能追蹤一下。趨勢作圖連續下降代表治療有效,保持平穩代表搞定,連續上升就代表治療無效或是有可能復發或是轉移了,提醒醫生要換治療方法。(圖一)
3) 若沒有特異性的腫瘤標記,抽血查不出來:許多所謂「不準確」的標記,如發炎指數CRP,CyFR21.1, SAA, d-dimer,也非常好用,不一定拘泥於就那麼幾種特異性的指標。
<常見的腫瘤標記類型>(表一)
腫瘤標記 | 惡性腫瘤類型 |
CEA | 所有腺癌類都有可能升高: 肺、胰臟、大腸直腸、胃、乳房、子宮頸、子宮內膜、卵巢、泌尿道、甲狀腺、肝 |
CA19-9 | 胰臟癌、大腸直腸癌、膽管癌、胃癌、肝癌、泌尿道癌 |
CA 125 | 卵巢癌、子宮內膜癌、乳癌、胰臟癌、肝癌 |
CA 15-3 | 乳癌、肺癌、卵巢癌、肝癌 |
AFP | 肝癌、非精原細胞型的睪丸癌或其他部位生殖細胞癌、胚胎滋養層細胞癌、胚胎細胞癌、卵黃囊癌 |
β-HCG | 胚胎滋養層細胞癌、絨毛膜癌、乳癌、睪丸癌或其他部位生殖細胞癌、胚胎細胞癌 |
PSA | 攝護腺癌 |
SCC | 所有鱗狀上皮癌都可能:食道、肺、肛門、頭頸癌 |
NSE | 小細胞類型癌、神經分泌型腫瘤 |
Cyfra 21-1 | 食道鳞狀上皮癌、乳癌、膀胱癌、鼻咽癌、卵巢癌、肺癌 |
(圖1)
這位肝癌的病人長期追蹤AFP,一直維持穩定。指數第一次升高時代表著復發,經過栓塞及放射治療後,指數下降表示治療成功。若干時間後,指數第二次升高,表示可能在某處復發了,需接受下一步檢查及治療。
這位是高風險的攝護腺癌病患,本來指數很高,在接受初次放射治療後PSA指數下降至正常值,經一年多追蹤PSA,指數又上升至另一高點,重啟荷爾蒙治療後又見成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