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護腺癌治療原則


作者: 季懋欣醫師


攝護腺癌依腫瘤侵犯範圍 (分期)、癌細胞惡性程度 (Gleason score)、PSA高低或有無淋巴侵犯,可區分為低風險、中低風險、中高風險、高風險或淋巴轉移/遠端轉移的病人。

早期攝護腺癌,不論是選擇手術或是放療都能根除疾病,十年的存活率都在九成以上;中晚期以上的病人治療首選為放射治療合併賀爾蒙藥物。現在的放療技術在盡量能不傷及周邊組織情況下(膀胱與直腸發炎)來治療疾病。

為使放療過程更精準,在放療定位時與每日治療前會請病人進行直腸(排掉糞便及氣體)與膀胱準備(在指示時間解尿排空膀胱,並在指示的時間喝下定量水)。這個準備工作是希望每日膀胱(位在攝護腺前方)與直腸(位在攝護腺後方)的位置保持一定,能夠更有效降低泌尿道或腸道副作用。

  • 放射治療原則
  1. 治療前應安排MRI來界定腫瘤侵犯位置。

  2. 病人進行TURP後,應休息至少一個月再進行放射治療。

  3. 放療開始前應先服用賀爾蒙藥物1-2個月。

  4. 放療療程可分為標準長療程,進行約八週療程;在合適的病人也可採用短療程放療(約六週療程)。

  5. 每日執行放療前應確實進行膀胱與直腸的準備工作。

  6. 手術後病理報告若為第三期或手術邊緣還有腫瘤的病人,術後放療合併賀爾蒙更能有效控制疾病。

  7. 中高風險攝護腺癌使用放射治療合併荷爾蒙四到六個月,比起單做放射治療更能夠有效控制疾病(差別可達15%~25%)。

  8. 高風險攝護腺癌治療使用放射治療配合長期荷爾蒙療法(六個月到三年)。

相較手術,放療最大的優勢在於減少尿失禁與性功能喪失的副作用;但仍要注意放射性膀胱炎、放射性直腸炎的發生。文獻上嚴重膀胱及直腸副作用比率約10-20%,但本科膀胱與直腸準備工作很扎實,所以嚴重副作用比率約只有5%。